有機合成基礎操作解析
實驗室基礎操作解析
基礎實驗溫度分類解析:
1、水浴溫度 除另有規定外,均指98~100℃;
2、熱水 系指70~80℃;
3、微溫或溫水 系指40~50℃;
4、室溫 系指10~30℃;
5、冷水 系指2~10℃;
6、冰浴 系指約0℃;
7、放冷 系指放冷至室溫
取樣量的準確度:
1、試驗中供試品與試藥等“稱量”或“量取”的量,均以阿拉伯數碼表示,其精確度可根據數值的有效數位來確定,如稱取“0.1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0.06~0.14g;稱取“2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1.5~2.5g;稱取“2.0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1.95~2.05g;稱取“2.00g”,系指稱取重量可為1.995~2.005g。
2、“精密稱定”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3、“稱定”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4、“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
5、“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體積的有效位數選用量具。
6、取用量為“約”若干時,系指取用量不得超過規定量的±10%。
實驗的精密度:
1、恒重: 除另有規定外,系指供試品連續兩次干燥或熾灼后的重量差異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各次稱重均應在規定條件下繼續干燥1小時后進行;熾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稱重應在繼續熾灼30分鐘后進行。
2、試驗中規定“按干燥品(或無水物,或無溶劑)計算”時,除另有規定外,應取未經干燥(或未去水,或未去溶劑)的供試品進行試驗,并將計算中的取用量按檢查項下測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劑)扣除。
3、試驗中的“空白試驗”,系指在不加供試品或以等量溶劑替代供試液的情況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結果;含量測定中的“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系指按供試品所耗滴定液的量(ml)與空白試驗中所耗滴定液量(ml)之差進行計算。
4、試驗時的溫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溫下進行;溫度高低對試驗結果有顯著影響者,除另有規定外,應以25℃±2℃為準。
實驗的限度:
1、標準中規定的各種純度和限度數值以及制劑的重(裝)量差異,系包括上限和下限兩個數值本身及中間數值。規定的這些數值不論是百分數還是絕對數字,其最后一位數字都是有效位。
試驗結果在運算過程中,可比規定的有效數字多保留一位數,而后根據有效數字的修約規則進舍至規定有效位。計算所得的最后數值或測定讀數值均可按修約規則進舍至規定的有效位,取此數值與標準中規定的限度數值比較,以判斷是否符合規定的限度。
2、原料藥的含量(%),除另有注明者外,均按重量計。如規定上限為100%以上時,系指用本藥典規定的分析方法測定時可能達到的數值,它為藥典規定的限度或允許偏差,并非真實含有量;如未規定上限時,系指不超過101.0%。
實驗補充概念:
1、溶解度試驗法:除另有規定外,稱取研成細粉的供試品或量取液體供試品,置于25℃±2℃一定容量的溶劑中,每隔5分鐘強力振搖30秒鐘;觀察30分鐘內的溶解情況,如看不見溶質顆?;蛞旱螘r,即視為完全溶解。
2、含量測定必須平行測定兩份,其結果應在允許相對偏差限度之內,以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如一份合格,另一份不合格,不得平均計算,應重新測定。
3、試驗用水,除另有規定外,均系指純化水。酸堿度檢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溫的水。
4、酸堿性試驗時,如未指明用何種指示劑,均系指石蕊試紙。
5、液體的滴,系在20℃時,以1.0ml水為20滴進行換算。
6、本版藥典使用的滴定液和試液的濃度,以mol/L(摩爾/升)表示者,其濃度要求精密標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標定其濃度時,用“YYYmol/L XXX溶液”表示,以示區別。
實驗復核:檢驗記錄完成后,應有第二人對記錄內容、計算結果進行復核。復核后的記錄,屬內容、計算錯誤,復核人要負責;屬檢驗錯誤復核人無責任。
玻璃儀器基礎操作
1 、認領儀器
按照儀器單領取和認識基礎化學實驗中的常用儀器。
2、 玻璃儀器的洗滌
(1)、震蕩水洗
(2)、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可用毛刷刷洗
倒廢液——注入一半水——選好毛刷,確定手拿部位刷洗——如是反復
(3)、刷洗后,再用水連續振蕩數次,必要時還應用蒸餾水淋洗三次
洗凈狀態下,水均勻分布不掛水珠(如左圖所示);未洗凈狀態下,器壁掛著水珠(如右圖所示)。
玻璃儀器里如附有不溶于水的堿、碳酸鹽、堿性氧化物等可先加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附有油脂等污物可先用熱的純堿液洗,然后用毛刷刷洗,也可用毛刷蘸少量洗衣粉刷洗;對于口小、管細的儀器,不便用刷子洗,可用少量王水或重鉻酸鹽洗液涮洗;用以上方法清洗不掉的污物可用較多王水或洗液浸泡,然后用水涮洗。( (1)不要未倒廢液就注水 (2)不要幾支試管一起刷)
3 、儀器的干燥
(1)、晾干(左圖)與烤干(右圖)
(2)、吹干(左圖)與烘干(右圖)
(3)、氣流烘干(左圖)與快干(右圖)
4 、常見玻璃儀器的使用
(1)、量筒與量杯
(2)、移液管
移液管使用注意事項:
應根據不同的需要選用大小合適的移液管,如取1.5ml的溶液,顯然選用2ml移液管要比選用5ml移液管誤差?。?/p>
吸取溶液時要把移液管插入溶液,避免吸入空氣而將溶液從上端溢出;
移液管從液體中移出后必須用濾紙將管的外壁擦干,再行放液;
不可用移液管直接從瓶中移取溶劑或溶液,剩余溶劑或溶液不可倒回貯液瓶,應作廢棄物處理。
(3)、滴定管
操作步驟:
洗滌——涂凡士林 ——檢漏——裝入操作液 ——滴定管排氣 ——滴定操作
(4)、容量瓶
容量瓶使用前應檢查容量瓶的瓶塞是否漏水,合格的瓶塞應系在瓶頸上,不得任意更換。容量瓶刻度以上的內壁掛有水珠會影響準確度,所以應該洗得很干凈。稱量的任何固體物質必須先在小燒杯中溶解或加熱溶解,冷卻至室溫后才能轉移到容量瓶中。容量瓶絕不應加熱或烘干。容量瓶定容完再翻轉搖勻,若翻轉搖勻后定容,會因加的水或溶劑過多,導致溶液濃度偏小。
天平基本操作
1 、天平室規章制度
(1)、操作者工作時穿好工作服,班前班后整理好崗位衛生,保持天平、操作臺、地面及門窗潔凈。
(2)、操作者應熟悉分析天平的原理、構造和正確的使用方法,避免因使用不當和保管不妥而影響稱量準確度或損傷天平某些部件。
(3)、所用分析天平,每年由市計量部門定期校正計量一次。任何人不得隨意拆裝其部件或改變其靈敏度。
(4)、與本室無關人員不得隨便入內,更不得隨意操作使用天平。
2 、托盤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不高的稱量。所附砝碼是天平上稱量時衡定物質質量的標準。
使用注意事項:(1)稱量前天平要放平穩,游碼放在刻度尺的零處,調節天平左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稱量時把稱量物放在左盤,砝碼放在右盤。砝碼要用鑷子夾取,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再加質量小的砝碼。(3)稱量干燥的固體藥品應放在紙上稱量。(4)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藥品(如氫氧化鈉),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稱量完畢后,應把砝碼放回砝碼盒中,把游碼移回零處。
3 、電子分析天平
用于精密度要求高的稱量使用電子分析天平。被稱物重量不得超過天平最最大載荷。若被稱物較重,應先在粗天平上試稱。
使用注意事項:(1)每次稱量前檢查天平位置是否水平,零點偏差多少。(2)天平機構有任何損壞或不正常情況時,在未消除故障以前應停止使用。(3)被稱物的溫度必須和天平室的室溫一致。(4)被稱物須盛在干凈的容器中稱量,具有腐蝕性的蒸氣或吸濕性的物質必須放在密閉的容器內稱量。(5)被稱物要放在天平盤的中央。(6)天平的前門不得隨意打開。稱量過程中只能打開左右兩個邊門。(7)使用完畢后清潔天平,斷開電源,再用罩把天平罩好,必須登記使用情況后方可離開天平室。
藥品的取用和溶液的配制基本操作
1、 固體試劑的取用規則
(1)、要用干凈的藥勺取用。用過的藥勺必須洗凈和擦干后才能再使用,以免沾污試劑。
(2)、取用試劑后立即蓋緊瓶蓋。
(3)、稱量固體試劑時,必須注意不要取多,取多的藥品,不能倒回原瓶。
2 、液體試劑的取用規則
(1)、從滴瓶中取液體試劑時,要用滴瓶中的滴管,滴管絕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以免接觸器壁而沾污藥品。從試劑瓶中取少量液體試劑時,則需要專用滴管。裝有藥品的滴管不得橫置或滴管口向上斜放,以免液體滴入滴管的膠皮帽中。
(2)、使用膠頭滴管“四不能”:不能伸入和接觸容器內壁,不能平放和倒拿,不能隨意放置,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別的試劑。
(3)、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溶液時,溶解或稀釋后溶液應冷卻再移入容量瓶。
(4)、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要引流時,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則應靠在容量瓶刻度線下的內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線下)。
(5)、容量瓶不能長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為反應容器,也不能互用。(一般用于配制標準溶液的容量瓶最好專用)
3、 溶液的配制
(1)、配制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的溶液:
計算:算出所需溶質和水的質量。把水的質量換算成體積。如溶質是液體時,要算出液體的體積。
稱量:用天平稱取固體溶質的質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體、水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攪拌使溶質完全溶解。
(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計算:算出固體溶質的質量或液體溶質的體積。
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溶質質量,用量筒量取所需液體溶質的體積。
溶解:將固體或液體溶質倒入燒杯中,加入適量的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使之溶解,冷卻到室溫后,將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轉移:用適量蒸餾水將燒杯及玻璃棒洗滌2-3 次,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振蕩,使溶液混合均勻。
定容:繼續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最低處恰好與刻 度相切。把容量瓶蓋緊,再振蕩搖勻。
4、 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項
(1)、分析實驗所用的溶液應用GB6682中規定的三級水配制,容器應用純化水洗滌三次。特殊要求的溶液應事先作空白值檢驗。
(2)、溶液要用帶塞的試劑瓶盛裝,見光易分解的溶液要裝于棕色瓶中,揮發性試劑瓶塞要嚴密,見空氣易變質及放出腐蝕性氣體的溶液也要蓋緊,必要時用蠟封住。濃堿液應用塑料瓶盛裝。
(3)、每瓶試劑必須有標明名稱、規格、濃度和配制日期的標簽。
(4)、配制硫酸、磷酸、硝酸、鹽酸等溶液,都必須將酸倒入水中。配制時不可在試劑瓶中進行配制。
(5)、用有機溶劑配制溶液時,有時有機物溶解較慢,應不時攪拌,可以在熱水浴中溫熱攪拌,不可直接加熱,必須避免火源。
(6)、不可用手接觸帶腐蝕性或劇毒的溶液。劇毒廢液必須經解毒處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7)、一般溶液保存時間不可超過6個月,如果試劑發生渾濁變質,就必須廢棄不得使用。
5、 溶液儲存時可能的變質原因
(1)、玻璃與水和試劑作用后多少會被侵蝕(特別是堿性溶液),使溶液中含有鈉、鈣、硅酸鹽等雜質。某些離子容易被吸附于玻璃表面,這對于低濃度的離子標準液更不可忽視。故低1mg/ml的離子溶液不適合長期保存。
(2)、由于試劑瓶密封不好,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氧氣、氨或酸霧侵入使溶液發生變質。
(3)、某些溶液見光分解(硝酸銀、汞鹽),有些溶液放置時間長了會水解(鉍鹽、銻鹽),有些溶液會受微生物的分解。
(4)、含有易揮發的組分,使其濃度降低。
實驗室常用基本操作技術
1、 重量分析操作技術
1.1、 過濾
過濾是利用濾紙、濾膜或濾器將溶液中的固態物質(懸浮物和沉淀等)進行有效分離的分析操作。
常用的儀器:漏斗、濾紙和濾膜等。
1.1.1、濾紙的選擇:定量濾紙(無灰濾紙,≤0.08mg)
1.1.2 、漏斗的選擇:
頸長為15~20cm;錐體角度應為60°;頸的直徑一般應為3~5mm;頸口處磨成45°角;濾紙的上緣應低于漏斗上沿0.5~1cm
1.1.3 、濾紙的折疊:
四折法 ,三層一邊外層撕下一角備用
1.1.4 、濾紙的安放:
三層的一邊放在漏斗出口短的一邊,做水柱
1.2 、干燥
干燥是指除去樣品,沉淀或試劑中所含水分或溶劑過程,常用烘烤,冷凍,化學和吸附等方法。必須根據被干燥物質的物理性質,熱穩定性以及與水結合的形式選擇干燥方法。
常用的干燥劑和干燥設備
干燥劑:無水氯化鈣、無水硫酸鈉、無水硫酸鈣、濃硫酸、硅膠、活性炭
干燥設備:電烘箱、紅外干燥箱、熱浴
溫度:一般都100℃~120℃之間
1.3 稱量
稱量是重量法的關鍵,在確定了天平精度的條件下,提高分析準確的關鍵是選擇合格的稱樣量和使用正確的稱量方法。
稱樣量的選擇:選擇適宜的稱樣量是保證重量分析的重要條件之一,例如一般分析天平的稱量誤差為0.2mg(萬分之一天平),或者0.02mg(十萬分之一天平),為使稱量相對誤差小于0.1%,必須有適當的稱樣量。
2 分光光度分析操作技術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質分子對光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按物質吸收光的波長不同,分光光度法可分為可見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紅外分光光度法(又稱紅外光譜法)。
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測量樣品中1%~0.001%有效量成分,其特點:靈敏度高,準確定好,使用范圍廣,幾乎所有的無機離子和有機化合物都可以采用此方法。
2.1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2.2 參比溶液的選擇
實驗室安全操作
一切勞動工作以人為本。保證化驗人員的安全與健康、防止污染環境、保證化驗室工作安全而有效的進行是化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炇野踩ǚ阑?、防爆、防毒、防腐蝕、電氣安全和防止污染環境等方面。
1 、防止中毒、化學灼傷與割傷
一切藥品和試劑要有與其內容物相符的標簽。
嚴禁試劑入口以及用鼻子直接接近瓶口進行鑒別。鑒別時應將試劑瓶遠離鼻子,用手輕輕煽動,稍聞即止。
取用帶腐蝕性的藥品,如強酸、強堿、濃氨水、冰乙酸等,建議戴上防護手套。拿比較重的瓶子時,應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住瓶口。
處理有毒有害的氣體、有揮發性的藥品及有毒有機試劑時(如氮氧化物、溴、氯、硫化物、汞、砷化物等),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溶解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藥品時,因其會大量放熱,故必須用耐熱容器處理。濃酸濃堿必須在各自稀釋后再中和。
2、 防火、防爆
操作易燃物時必須遠離火源,瓶塞打不開時,切忌用火加熱或用力敲打。傾倒易燃液體時還必須謹防靜電。
加熱可燃易燃物時,必須在水浴或者嚴密的電熱板上緩慢進行,嚴禁用明火或電爐加熱。
蒸餾液體時,如果需要補充液體時,應先等其冷卻后再補充。蒸餾易燃物時應先通水再通電加熱。
烘箱、電爐周圍嚴禁放有易燃物或帶揮發性的易燃液體。
3、 滅火
發生火災時不得大呼小叫、到處亂跑,應及時滅火。發生大規?;馂臅r,首先應快速從安全通道離開失火場所,安全后撥打119,不可單獨沖入火災現場滅火。發生局部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選擇使用合適的滅火器滅火。身上的衣物著火時不可跑動。應迅速脫去衣物,或在地上打滾撲滅。滅火器不可對人臉。
4、 常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處理
無機酸類:將廢酸慢慢倒入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廢堿相互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沖洗。
氫氧化鈉、氨水:用鹽酸水溶液中和后,再用大量水沖洗。
含氰廢液:加入氫氧化鈉使PH大于10,加入過量的3%的高錳酸鉀溶液,使CN-氧化分解。
含氟廢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鈣沉淀。
5、 常見化學試劑中毒應急處理
二硫化碳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吞食時,給患者洗胃或用催吐劑催吐。將患者躺下并加保暖,保持通風良好。
有機磷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使患者確保呼吸道暢通,并進行人工呼吸。萬一吞食時,用催吐劑催吐,或用自來水洗胃等方法將其除去。沾在皮膚、頭發或指甲等地方的有機磷,要徹底把它洗去。
三硝基甲苯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盡量把它徹底洗去。若吞食時,可進行洗胃或用催吐劑吐,將其大部份排除之后,才服瀉藥。
苯胺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如果苯胺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凈。若吞食時,用催吐劑、洗胃及服瀉藥等方法把它除去。
氯代烴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把患者轉移,遠離藥品處,并使其躺下保暖。若吞食時,用自來水充分洗胃,然后飲服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鈉制成的溶液。不要喝咖啡之類興奮劑。吸入氯仿時,把患者的頭降低,使其伸出舌頭,以確保呼吸道暢通。
草酸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立刻飲服下列溶液,使其生成草酸鈣沉淀:1、在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丁酸鈣或其它鈣鹽制成的溶液2、大量牛奶,可飲食用牛奶打溶的蛋白作鎮痛劑。
乙醛、丙酮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用洗胃或服催吐劑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藥品。隨后服下瀉藥。呼吸困難時要輸氧。丙酮不會引起嚴重中毒。
強酸(致命劑量1毫升)
吞服時立刻飲服200毫升氧化鎂懸浮液,或者氫氧化鋁凝膠、牛奶及水等東西,迅速把毒物稀釋。然后至少再食10多個打溶的蛋作緩和劑。因碳酸鈉或碳酸氫鈉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故不要使用。
進入眼睛時撐開眼瞼,用水洗滌15分鐘。
沾著皮膚時用大量水沖洗15分鐘。如果立刻進行中和,因會產生中和熱,而有進一步擴大傷害的危險。因此,經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氫鈉之類稀堿液或肥皂液進行洗滌。但是當沾著草酸時,若用碳酸氫鈉中和,因為由堿而產生很強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也可以用鎂鹽和鈣鹽中和。
取甲醛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吞食時,立刻飲食大量牛奶,接著用洗胃或催吐等方法,使吞食的甲醛排出體外,然后服下瀉藥。有可能的話,可服用1%的碳酸銨水溶液。